close

好習慣談得再多,要養成才有用,怎麼樣才能養成好習慣呢?有兩個訣竅,一個是時間,一個是工具。美國科學家研究,一個行為重複多次,會形成習慣,而一個習慣的養成,則至少應重複21天,例如小雞的孵化就需要21天。下面的21個工具,是扎扎實寶,經年累月,經過管理科學討論而被認可的管理工具,善用這21項管理工具,連續執行21天,人人都可以培養改變自己命運、創造全新未來的成功好習慣。

 

工具180/20法則 養成掌握關鍵點的好習慣

職場上資源非常有限,就像買東西一樣,口袋就那麼深,沒辦法每一樣都買,所以要學會把80%的資源,投注在影響效益最大的20%的人事物上。

例如你是人資主管,就要把80%的資源,投注在20%的人才上:如果你是業務,自然要把80%的時間與精力,花在最關鍵的20%客戶身上。

 

工具2:執行力法則 養成知行合一的好習慣

空喊口號,不如捲起袖子。對經理人,特別是管理者而言,凡事講求執行力是最重要的習慣,因為無論策略多好,都要經過執行,才能知道各單位有沒有問題,策略有沒有偏差,以及如何去做調整。

培養執行力的習慣,每件事都注意三個重點:

a.有策略性思考的習慣,不需要長篇大論談想法,只要用簡單的一句話,清楚表達目標。

b.每件事都慎選執行者,看他的工作能力、熱情還有學習力,人找對了,執行力就成功了一半。

C.要執行的工作細節能一一展開,環環相扣,執行力才會徹底。

 

工具3SWEET原則 養成不遲到的好習慣

針對不遲到最有效的習慣之一,也就是「暫停其他活動的時間」(Stop Working on Everything Else TimeSWEET),也就是設定到達的時間,然後往前推移出「關鍵時間」。例如你八點半要上班,車程距離要一個小時,洗臉刷牙穿衣要30分鐘,吃早餐要15分鐘,往前推移,再多加個五分鐘彈性時間,那麼六點四十分就是「關鍵時間」。

如果你在「關鍵時間」沒有從床上跳起來,即使多待一分鐘,就會遲到,這就是SWEET原則。

 

工具4:魚骨圖分析 養成邏輯思考的好習慣

工作者在思考事情的時候,往往因為天馬行空或者資訊太龐雜,導致計畫不知該怎麼做起,這時候可以簡單地運用魚骨圖分析,它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方法,原本用於質量管理。

魚「骨」不宜太多根,最好掌握333的原則,先找出三個大方向,每個方向再往下分三個方案或是三個做法的關鍵,依此類推(如果可能的話,盡量往下推三個層次),就能整理出有脈絡的架構。

 

工具5PDCA流程管理 養成每件事都做流程管理的好習慣

常常抱怨事情做不完,覺得績效不彰,工作程序太複雜,PDCA是一項幫助簡化、改善問題的工作流程,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先擬定計畫(Plan)、實際執行(Do)、做完之後要檢核(Check)、最後要有修正的行動(Action),無論是小行銷案、大專案,養成這四個步驟的習慣,可以讓事情做的更精準,讓績效有效提昇。

 

工具6:矩陣圖priority管理 養成按輕重緩急做事的好習慣

職場上每天有做不完的大小事,如果只是呆呆地一件一件做,常發生做的要死要活還被老板唸的慘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應該要先做最重要又非常緊急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小心「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一下變成「重要又緊急」的事!

 

工具7SMART聰明的目標 養成凡事訂立目標的好習慣

心裡想要完成某個工作,卻遲遲無法達成,這是因為沒有建立明確的目標與計畫,在沒有時間壓力的狀況下,常常只是放在腦海中想一想。

如果想要落實執行力,可以運用「SMART聰明的目標」,也就是凡事訂立目標,而這個目標是

1.特定的目標(Specific)

2.可測量的(Measureable)

3.可達成的(Achieveable)

4.結果導向(Result-oriented)

5.在時限內要完成(Time-Bound)

 

工具890/10定律 培養高EQ的好習慣

生命中所有事情的結果,有10%是際遇所組成的,但是有90%是你的反應所決定。例如你早晨起床被女兒潑了一身咖啡,你可能把女兒臭罵一頓,接著跟太太吵架,然後怒氣沖沖地上班,然後影響整天與同事的相處。但你也可以選擇安慰女兒說:「沒關係」,照樣心平氣和地展開順利的一天。

被潑一身咖啡就是那10%你無法掌握的際遇,但是後面90%的反應卻取決於自己。衝動前先想想90/10定律,影響一天工作順不順心的關鍵,不在咖啡、不在女兒,而在於你自己。

 

工具9:行事曆 養成記錄的好習慣

有人說時間像金錢,因此培養使用行事曆的習慣,就像為時間記帳一樣。也許你認為自己不是大人物,不需要有行程的觀念,但時間往往就因為這樣無端流逝。使用行事曆不需要真正多了不起的事情,只要預估處理時間會花上30分鐘,就可以成為一個「行程」。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免費行事曆軟體可以使用,例如Google行事曆,就是以30分鐘為單位,而且能夠查詢過去的紀錄,一方面讓人有限時完成的壓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查詢過去的時間究竟花在哪些事情上,對時間管理非常有幫助。

 

工具10:善用激勵 養成激勵部屬的好習慣

獎勵與控管是一體兩面的,稱職的主管不但要做好管理,也要培養適時激勵部屬的習慣,好的獎勵可以激起部屬士氣,主管除了想懲罰員工沒有做該做的事,更要想辦法激勵員工做更多更有用的事。

激勵有兩種工具,一種是物質的(獎金、紅利),另一種是更聰明的精神式激勵技巧,例如舉辦內部競賽,用比賽激起員工的榮譽心,也有鼓勵員工突破瓶頸的效果。

 

工具11Google閱讀器 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在現代職場中,知識的汲取能力已經成為一門基本功夫,工作者不但要懂專業,還要時時刻刻吸收其他領域的相關知識,因為你得走入人群,建立人脈關係,大家談論的知識,多少要有參與感。

培養閱讀習慣要看幾本書、幾份報紙呢?其實可以善用科技工具。例如Google的閱讀器,可以依照新聞、圖書、部落格、廣播等建立個人閱讀資料庫,而且隨時線上動態更新,你隨時可以掌握到最需要的第一手知識,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工具12360度回饋 培養重視人際關係的好習慣

360度回饋是行之有年的績效評量工具,講求工作者的績效評量應該來自於四個方面的回饋:上司、部屬、同事、合作夥伴,如此才能360度面面俱到測量出工作者的實際績效。

但我們也可以運用360度回饋來做為檢視人際關係的指標,工作者不能等到要打考績的時候,才與人為善。

 

工具135W1H1E 培養企劃力的好習慣

其實企劃力和邏輯思考能力一樣,都是將原本混亂無章的事物加以系統化、合理化,如果工作者能養成每件事都有企劃力的習慣,不僅幫助解決問題,也能加快思考的速度,讓腦袋更靈光。

每件事都朝著企劃的概念思考是訣竅的,那就是一遇到事情馬上就思考5W1H1E的問題,即

Why目的和目標、

What內容、

Who目標對象和市場、

Where執行地點、

When時間表、

How much支出和收入、

Effect效果。

 

工具14FACTS五大面向 培養打造團隊的習慣

打造團隊是企業戰力的關鍵,如果每一位工作者都能有組織團隊的能力,無形中將大大增強企業的總體效能。想要成為打造團隊的高手,你必須時時刻刻想著下面FACTS五大面向的習慣。

F:做事要有彈性(Flexibilty)的習慣,不要太在意繁文耨節;A:要有欣賞(Appreciation)他人的習慣,不要忌妒;

C:要有清楚(Clarity)溝通的習慣,讓每個組織成員都一清二楚;

T:要有團隊承諾(Team Commitment)的習慣,凝聚大家的共識;

S:要有一視同仁的習慣,也就是建立標準(Standard),當人家有表現時,不管是親是疏,都要予以鼓勵。

 

工具15SWOT分析 培養凡事分析的好習慣

這個習慣對管理者特別重要,因為管理者每天都要考量如何針對市場、人力資源與任何專案進行決策,但決策該考量哪些基本要件呢?SWOT就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分析工具。

管理者做決策時,必須時時刻刻觀察對象的「優勢」(Strength)、「劣勢」 (Weaknes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 ,以進行全盤性的考量,可以輕易分析出優缺點,降低失敗的風險。

 

工具16TQM 培養重視品質的好習慣

經營者希望在市場上能賺錢,工作者希望在職場上能升官?最重要的,是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產品品質,品質是跑不掉的,付出多少努力,就獲得多少成果,愈努力,別人對你的評價就愈高,報酬也就隨之愈大。

怎麼養成注重品質的好習慣呢?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很好的管理工具。TQM就是「全面品質管理」,做任何產品、專案、任務,隨時想著四個基本原則:1.達成顧客需求;2.持續改善;3.賦予品質責任;4.系統策略流程。

工作者可以用TQM來經營企業、經營自己,也可以用它來形塑企業文化,或自己的風格。

 

工具17EVA 培養重視實際效益的習慣

績效跟獲利一樣,如果只看報表,將很容易迷失在數字遊戲裡,例如有的人用一塊錢賺一塊錢,有的人卻只用五毛,例如兩個人同樣做好一件工作,一個花了一天,一個卻只花了半天,結果一樣,但實際上花費的資源卻不相同。

怎麼樣才不會瞎忙,怎麼樣才不會浪費資源,經理人要養成一個習慣,凡事都用「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的概念來衡量「價值」,也就是要把所花費資源的機會成本一併考量,要看賣了多少產品,當然也要看花了多少力氣來賣產品。

 

工具18:便利貼 培養記下待辦事項的好習慣

便利貼雖不起眼,但對忙碌的工作者而言,絕對是最直接有效的管理工具。因為一般人有一個壞習慣,總是把待辦事項記在腦子裡,時間一久或著新的事情插進來,也就容易遺忘,更不用說如果有電話、地址等資訊,隨手用紙抄抄寫寫也容易弄丟遺失。

養成使用便利貼的好習慣,如果是以辦公桌為主的工作者,就試著在桌上挪出空間貼便利貼,只要一坐下就會看見,就不容易遺忘,接著就是最好還能稍微分一下,例如右邊是很重要的事,左邊是較不重要的事,不用分得太複雜,因為便利貼只是提醒的功能,太複雜的事,就要另外仰賴3C工具或是筆記本。

 

工具193S原則 培養人才管理的好習慣

人才的選、育、用、留是非常大的學問,但是管理者可以透過建立3S原則的習慣,來思考人才管理的問題,也就是從「專業化」(Specialization)、「簡單化」(Simplification)和「標準化」(Standardization)來想人才管理。

例如一想到專業化,就立刻想到要進行專業化分工,首先必須進行工作分析。一想到簡單化,就想到作業流程的簡單化,是提升員工工作效率的良方。而一想到 標準化就想到維持經營品質的關鍵,那麼賣場人員、作業員、業務應該在哪些地方加以標準化呢?透過3S原則,許多人才管理的問題就會變得明確清晰。

 

工具205S視覺控管 培養發現問題的好習慣

5S是豐田汽車為了改善創價值的流程,所使用的一項工具,他幫助生產線上的問題容易浮現,對照一般坐辦公桌的工作者,其實也非常好用,因為5S包含了:整理(Sort):把很少用到的東西從工作區域中移開;條理(Straighten):替每個工具規劃好固定的放置地點;整潔(Shine):保持清潔;標準化(Standardize):訂定規範以完成前三項;維持(Sustain):管理者定期查核。

想想看,是不是迫不及待建立這些習慣了呢?

 

工具21:佈七局 培養高瞻遠矚的好習慣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曾經問他的部屬,你看得到300年後的松下電器嗎?

他為什麼這麼問?他是要告訴高階主管,管理者必須有高瞻遠矚的習慣。要能夠佈局,企業才能走的久遠,初階的管理者要想著事情的下三步要怎麼走,才能提前準備,愈高階的管理者,要提前準備的事更多,必須像圍棋高手一樣,要「佈七局」。試著做每一件事,都往下佈七局,有了這個習慣,看事情的見解自然與一般人大不相同。

 

摘自:管理雜誌426期/2009.12p.52~56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綠宅族 的頭像
綠宅族

零與無限大

綠宅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