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印食品是有著70多年歷史的日本雪印乳業公司的子公司。創建于1925年的雪印乳業公司經過多年的奮鬥和努力,是日本的一個響噹噹的乳業食品公司。在瘋牛病事件之前,雪印食品公司生產的火腿、臘腸等商品佔據了日本同類產品市場86%的份額,年銷售額達900億日元。
雪印一度是日本“放心奶”、“放心肉”的代名詞
由於雪印公司的產品品質好,博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雪印公司也像滾雪球一樣開始發展起來,在短短的時間內便形成了一個專門從事牛奶、乳製品、肉類食品等產品的生產、加工、批發、銷售、運輸一條龍的擁有110多家子公司的集團公司。截止2000年6月,雪印的產品市場佔有率為日本全國第一。“雪印”商標也成了日本“放心奶”、“放心肉”的代名詞。
經歷了半個世紀風雨之後,雪印食品走到了末日
去年9月,日本發現亞洲首例瘋牛病,觸動最大的應該說是消費者。正當人們在精挑細選地查看著牛肉的生產標籤時,今年1月底,日本新聞媒體報導了雪印食品偷樑換柱的做法,這一事件引起廣大消費者對雪印食品的強烈不滿。
事件發生後,雪印食品公司馬上採取了以吉田升三社長為首的全體管理層人員謝罪辭職的措施,雪印集團方面也發表了同樣的聲明,向廣大消費者進行謝罪,期望公司的新領導班子能夠挽救雪印食品的命運。
但是來自消費者方面的反應大大超出了雪印公司的設想。日本全國各地的食品超市紛紛從貨架上撤掉了雪印食品的產品,打往雪印食品公司要求退貨的電話接連不斷。雪印食品的銷售業務開始出現急劇下滑,雪印食品的股票也由原來的每股100日元左右下滑至36日元。
在內部經營困難、外部一片指責的形勢下,雪印食品的新社長岩瀨弘士郎在2月22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經過反復考慮協商,公司的最後決定是解散公司。這樣一個經歷了半個世紀風雨的企業終於走到了它的末日。
雖然在此之前,雪印集團也曾發生過兩起品質危機,但這些似乎不足以讓雪印引以為戒。
當年總公司一名董事為了證明牛奶品質,當眾喝下一杯後,結果趕緊上洗手間
1955年3月,雪印發生過一次集體中毒事件。當時東京的近2000名兒童在飲用了雪印的脫脂奶粉後出現了痢疾等症狀。這一事件對於對自己的產品品質具有絕對自信的雪印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當時該公司的一名董事還一直堅稱,這是不可能的,並當眾一口喝幹了一杯牛奶。但過了幾個小時後,他就不得不趕緊跑進了洗手間。經檢驗證明,雪印的奶粉中含有葡萄球菌。
2000年6月又是一次集體中毒事件,再次讓雪印嘗到了忽視品質問題的苦果。當時,日本各地相繼出現了消費者因飲用雪印乳業公司大阪工廠生產的低脂肪牛奶而發生的集體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多達1.4萬人。事件發生後,日本全國約近萬家食品超市全部停止銷售雪印乳業公司生產的乳製品。從而導致雪印乳業的市場佔有率急劇下滑到第三位,雪印公司一時陷入了經營困局。
牌子砸了,信譽沒了,今後的路可不好走
如果說雪印食品最終以解散公司倉促收場的話,那麼它對其總公司雪印乳業產生的負面影響可以說是殃及池魚。據估計,雪印食品的解散將造成240億日元的損失,而作為雪印食品的最大股東的雪印乳業不得不承擔起這筆開支。
然而,對於雪印集團來講,更大的致命影響是雪印這塊牌子被徹底打碎了。在2000年的中毒事件中,雪印品牌已大傷元氣。加上此次事件的影響,雪印集團要想東山再起非常困難。據雪印集團方面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現在日本消費者計畫購買雪印品牌的產品的比率已經由今年初的50%跌至40%。雖然雪印乳業尚未對其經營方案進行修改,但日本業內人士認為,在今年3月底日本公司進行年度決算時,雪印集團出現經營赤字已在所難免,並且這一數額將會遠遠超出原來的預計。
另外,雪印食品公司的醜聞曝光後,先前雪印乳業與日本的幾個大型商業公司進行的合作談判計畫也就此擱淺。在目前日本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雪印集團要想從資本市場上籌集到資金已幾乎沒有可能,同時從金融機構增加借款數量也非易事。對雪印集團來講惟一的出路就是出售公司股份和公司的不動產事業。
此外,將於4月底失業的雪印食品公司的近千名正式員工的去向問題也是雪印集團不得不認真考慮的一個非常令人頭痛的難題。